看浙山浙水根深叶茂
生态兴则文明兴——2003年,浙江首次明确建设生态省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2004年,浙江从林业破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正式启动公益林建设。20年久久为功,浙江聚焦公益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推动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最新监测,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公益林4445万亩,总蓄积量2.38亿立方米,碳储量1.41亿吨,其中,公益林(乔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郁闭度林分占比、混交林占比分别较2004年增加84%、38%和30%。公益林在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固根基”,生态屏障量质齐升 公益林是指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划定,经批准公布并签有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2004年,浙江开始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工作定位,生态屏障功能越来越稳固。 坚持高位推动原则。将公益林建设管理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连续6年将公益林补偿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 坚持系统管理原则。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县级单设公益林管理机构17个,在公益林分布重点乡镇、片区林业站和国有林场建立公益林管理保护站(所)187个。 坚持科学布局原则。20年来,全省对公益林进行6次新增扩面,2次全面完善区划,加强公益林与国土“三调”融合优化,有效解决公益林落地不准确、面积误差等历史问题。 据测算,2023年全省公益林年固土1.09亿吨,保肥739万吨,涵养水源198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1743万吨,公益林区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1400个/立方厘米,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4824.79亿元。公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明责任”,管护网络织牢织密 织密配套制度网。浙江在2009年出台了《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并于2018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此后省内多部门联合出台公益林变更调整、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相关配套制度,发布《公益林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不断规范公益林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 织密护林巡查网。在全省推广应用护林巡查应用场景,修订出台《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构建全域覆盖的专业护林网格体系。 织密管理责任网。指导县、乡、村层层签订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通过与林权权利人签订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书,建立起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将公益林的保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截至目前,全省共划分公益林巡护网格1.27万个,设立专职护林员1.5万名,组建森林消防队伍258支,配备消防队员5960人,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管护新格局。 “提标准”,共富效益愈发凸显 20年来,浙江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将公益林区分为三类,实行分类补偿,逐步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为完善产业富民体系,浙江依托公益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业碳汇等绿色产业,释放林区绿色发展动能。同时,创新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 在完善用途监管体系方面,浙江通过出台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将公益林天然林补偿资金分为补偿性支出和管护性支出。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补偿资金定期开展绩效评价。 2004年以来,浙江先后12次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8元,提高到最低36元、最高55元。全省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220余亿元,惠及130万农户、1.2万个村集体,其中山区县每年可获得12亿元的公益林补偿资金,占全省补偿资金的60%。 “聚合力”,全民共治落地见效 从2005年研建全国首例公益林规范化小班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到2022年迭代形成全省公益林天然林管理应用场景,再到今年全面推行公益林变更调整在线办理,浙江正通过逐年技术更新和功能优化,全面实现管理应用场景由“好用管用”到“实用常用”,实现数字赋能张力的汇聚。 目前,全省每年近1/3的补偿资金直接补偿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村民医疗保险等事业,有力助推“千万工程”建设,集体经济动力得到进一步汇聚。 浙江还通过讲好公益林故事,动态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公示公告和交流经验,全方位传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全民共治的合力得以充分汇聚。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联动开展公益林建设20周年成效宣传,联合省级媒体开设专栏,开展“百片最美公益林”“公益林建设十大优秀案例”等系列宣传推荐,公益林建设已成为生态意识的“播种机”和生态文化的“宣传员”,人们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的行为蔚然成风。
生态兴则文明兴——2003年,浙江首次明确建设生态省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2004年,浙江从林业破题,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正式启动公益林建设。20年久久为功,浙江聚焦公益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推动公益林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最新监测,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公益林4445万亩,总蓄积量2.38亿立方米,碳储量1.41亿吨,其中,公益林(乔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郁闭度林分占比、混交林占比分别较2004年增加84%、38%和30%。公益林在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固根基”,生态屏障量质齐升
公益林是指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功能,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划定,经批准公布并签有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2004年,浙江开始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工作定位,生态屏障功能越来越稳固。
坚持高位推动原则。将公益林建设管理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省政府对各市森林浙江建设目标责任考核,连续6年将公益林补偿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
坚持系统管理原则。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组织管理体系,县级单设公益林管理机构17个,在公益林分布重点乡镇、片区林业站和国有林场建立公益林管理保护站(所)187个。
坚持科学布局原则。20年来,全省对公益林进行6次新增扩面,2次全面完善区划,加强公益林与国土“三调”融合优化,有效解决公益林落地不准确、面积误差等历史问题。
据测算,2023年全省公益林年固土1.09亿吨,保肥739万吨,涵养水源198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1743万吨,公益林区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1400个/立方厘米,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4824.79亿元。公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明责任”,管护网络织牢织密
织密配套制度网。浙江在2009年出台了《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并于2018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此后省内多部门联合出台公益林变更调整、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相关配套制度,发布《公益林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不断规范公益林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
织密护林巡查网。在全省推广应用护林巡查应用场景,修订出台《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构建全域覆盖的专业护林网格体系。
织密管理责任网。指导县、乡、村层层签订公益林保护管理责任书,通过与林权权利人签订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书,建立起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将公益林的保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截至目前,全省共划分公益林巡护网格1.27万个,设立专职护林员1.5万名,组建森林消防队伍258支,配备消防队员5960人,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管护新格局。
“提标准”,共富效益愈发凸显
20年来,浙江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将公益林区分为三类,实行分类补偿,逐步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为完善产业富民体系,浙江依托公益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业碳汇等绿色产业,释放林区绿色发展动能。同时,创新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
在完善用途监管体系方面,浙江通过出台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将公益林天然林补偿资金分为补偿性支出和管护性支出。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补偿资金定期开展绩效评价。
2004年以来,浙江先后12次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标准从每年每亩8元,提高到最低36元、最高55元。全省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220余亿元,惠及130万农户、1.2万个村集体,其中山区县每年可获得12亿元的公益林补偿资金,占全省补偿资金的60%。
“聚合力”,全民共治落地见效
从2005年研建全国首例公益林规范化小班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到2022年迭代形成全省公益林天然林管理应用场景,再到今年全面推行公益林变更调整在线办理,浙江正通过逐年技术更新和功能优化,全面实现管理应用场景由“好用管用”到“实用常用”,实现数字赋能张力的汇聚。
目前,全省每年近1/3的补偿资金直接补偿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村民医疗保险等事业,有力助推“千万工程”建设,集体经济动力得到进一步汇聚。
浙江还通过讲好公益林故事,动态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公示公告和交流经验,全方位传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全民共治的合力得以充分汇聚。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联动开展公益林建设20周年成效宣传,联合省级媒体开设专栏,开展“百片最美公益林”“公益林建设十大优秀案例”等系列宣传推荐,公益林建设已成为生态意识的“播种机”和生态文化的“宣传员”,人们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的行为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