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全球提供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新典范

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 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全球提供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新典范 2024-12-05 07:55 来源:南方+ 12月2-4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 大会前后,大湾区发展利好消息频传:黄茅海跨海通道迎来通车倒计时,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再提速;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珠海居民赴澳“一周一行”政策实施,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更方便…… 软硬联通加快,大湾区要如何继续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在多场专题会议及平行分论坛上,全球知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察和见解。 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胸怀“国之大者” 做实融合大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制度特色,正不断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破解融合发展瓶颈。 在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前对华特使陈国伟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模式给世界带来了多重的示范意义。 陈国伟表示,在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方面,通过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深度融合,大湾区创造了区域内多经济体协作的成功案例,为全球多元制度间经济合作提供了参考。 此外,陈国伟也认为,在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实践方面,大湾区也在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贸易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规则对接,采取了如“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互联互通举措,“这一模式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为其他经济体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启示。”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表示,珠三角9个城市与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的功能非常互补。“珠三角9城的制造业及各个行业都非常齐全,而香港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方面则具有巨大的优势。” 梁锦松认为,香港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和重要跳板。“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可以为中国特别是大湾区的许多企业提供服务。”梁锦松说,其他地区企业能够利用香港金融资源,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可以筹集资金。同时,香港也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金波注意到香港提出的北部都会区策略。在他看来,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相向而行、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整个区域正式迈入了‘大湾区框架’。深港双城携手,势必会在亚太区域形成一个国际超级大都会。” “这个都会,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有发达的产业体系,有广阔的内需市场,有充沛的人才供给,有宜居的生态环境,有完善的配套服务。”李金波认为,深港两地在优劣势上又形成强互补关系。假以时日,这个区域可成为世界级的经济中心,成为国际高端资源配置的枢纽,成为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城”。 勇立时代潮头 争当开放引领地 1453家全球独角兽中,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有70家,占全球近1/20。其中,希音、微众银行位居全球独角兽前十,八家独角兽进入百强。当前,大湾区正形成世界级产业孵化高地。 “要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产业新规则最早在中国实践的地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率先探索制定人工智能产业的相关行业规则。 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粤港澳大湾区是技术应用领先的地方,就注定会遇到很多其他地区难以遇见的新问题。“所以,大湾区就要提前探索制定新规则。因为一旦有了新规则,就会被世界其他地区所借鉴。”朱旭峰建议,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备成熟人工智能治理规则的前沿高地,成为产业新规则最早在中国实践的地方,并逐步向外扩散。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达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子程同样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优质高效、解渴管用的法律服务予以支持,而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城市群建设发展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引领借鉴作用。 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羊城。 创新之外,与会专家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当继续扩大融合与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认为,在规划设计上也应注入“大湾区特色”。“大湾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地域、文化与时代三者的融合与创新,建立一个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优质的大湾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表示,应当共建“开放湾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引领地。具体而言,应当塑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市场绝对规模优势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大湾区潜力无限,要激活潜力,发展是关键。“粤港澳大湾区想要实现真正的破题,关键在于粤港澳三地要协力打造一个内在相互联系、资源共同享受、动力相互促进的大湾区。”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保持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在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主办方供图 ■精彩观点 粤港澳大湾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大湾区通过经济模式的创新,促进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不同文化和制度间的互信和共赢。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前对华特使陈国伟 中国的企业,包括大型和中型企业都将迎来出海高峰期。当前“全球南方”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希望香港能够培养更多人才到“全球南方”,并依托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最大的能力就是产业集成和对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的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是领先的,例如在智慧医疗、无人机应用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现在应当提前探索制定新规则,成为具备成熟人工智能治理规则的前沿高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 统筹:陈思勤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李鹏程 傅鹏 摄影:苏韵桦 梁钜聪

十二月 6, 2024 - 11:44
 5835
【广州】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全球提供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新典范

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

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全球提供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新典范


12月2-4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代使命和世界意义。

大会前后,大湾区发展利好消息频传:黄茅海跨海通道迎来通车倒计时,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再提速;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珠海居民赴澳“一周一行”政策实施,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更方便……

软硬联通加快,大湾区要如何继续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在多场专题会议及平行分论坛上,全球知名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察和见解。

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在“读懂中国”中读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胸怀“国之大者”

做实融合大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制度特色,正不断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破解融合发展瓶颈。

在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前对华特使陈国伟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模式给世界带来了多重的示范意义。

陈国伟表示,在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方面,通过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深度融合,大湾区创造了区域内多经济体协作的成功案例,为全球多元制度间经济合作提供了参考。

此外,陈国伟也认为,在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融合实践方面,大湾区也在加快推进国内国际市场贸易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规则对接,采取了如“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互联互通举措,“这一模式展示了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实现平衡,为其他经济体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启示。”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表示,珠三角9个城市与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的功能非常互补。“珠三角9城的制造业及各个行业都非常齐全,而香港在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方面则具有巨大的优势。”

梁锦松认为,香港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桥头堡和重要跳板。“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可以为中国特别是大湾区的许多企业提供服务。”梁锦松说,其他地区企业能够利用香港金融资源,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可以筹集资金。同时,香港也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金波注意到香港提出的北部都会区策略。在他看来,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建设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相向而行、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整个区域正式迈入了‘大湾区框架’。深港双城携手,势必会在亚太区域形成一个国际超级大都会。”

“这个都会,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有发达的产业体系,有广阔的内需市场,有充沛的人才供给,有宜居的生态环境,有完善的配套服务。”李金波认为,深港两地在优劣势上又形成强互补关系。假以时日,这个区域可成为世界级的经济中心,成为国际高端资源配置的枢纽,成为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城”。

勇立时代潮头

争当开放引领地

1453家全球独角兽中,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有70家,占全球近1/20。其中,希音、微众银行位居全球独角兽前十,八家独角兽进入百强。当前,大湾区正形成世界级产业孵化高地。

“要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产业新规则最早在中国实践的地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率先探索制定人工智能产业的相关行业规则。

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粤港澳大湾区是技术应用领先的地方,就注定会遇到很多其他地区难以遇见的新问题。“所以,大湾区就要提前探索制定新规则。因为一旦有了新规则,就会被世界其他地区所借鉴。”朱旭峰建议,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备成熟人工智能治理规则的前沿高地,成为产业新规则最早在中国实践的地方,并逐步向外扩散。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达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子程同样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优质高效、解渴管用的法律服务予以支持,而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城市群建设发展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引领借鉴作用。

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羊城。

全球知名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嘉宾齐聚羊城。

创新之外,与会专家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当继续扩大融合与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认为,在规划设计上也应注入“大湾区特色”。“大湾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地域、文化与时代三者的融合与创新,建立一个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优质的大湾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表示,应当共建“开放湾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引领地。具体而言,应当塑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市场绝对规模优势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大湾区潜力无限,要激活潜力,发展是关键。“粤港澳大湾区想要实现真正的破题,关键在于粤港澳三地要协力打造一个内在相互联系、资源共同享受、动力相互促进的大湾区。”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保持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在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主办方供图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保持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在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主办方供图

■精彩观点

粤港澳大湾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大湾区通过经济模式的创新,促进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不同文化和制度间的互信和共赢。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前对华特使陈国伟

中国的企业,包括大型和中型企业都将迎来出海高峰期。当前“全球南方”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希望香港能够培养更多人才到“全球南方”,并依托全球金融中心的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

——香港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最大的能力就是产业集成和对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的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是领先的,例如在智慧医疗、无人机应用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现在应当提前探索制定新规则,成为具备成熟人工智能治理规则的前沿高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

统筹:陈思勤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李鹏程 傅鹏

摄影:苏韵桦 梁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