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说谎?

很有趣的问题。 在鉴谎方面,走在国内研究一线的是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我很乐意将学术界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我个人的研究结果分享给你,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 假如让你对一个人进行鉴谎,你会怎么做? 你或许会仔细思考他说话的内容,看是否有明显的逻辑漏洞。毕竟仓促之间编造的谎言,不太可能会天衣无缝; 你或许会观察他在说话时的非语言信息,比如神态和小动作——众所周知,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说谎时,总是容易被他自己扭捏的姿态和难堪的表情出卖。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网上冲浪的人,你或许还会运用上一些广为流传但真假未知的伪科学知识,比如眼睛向左看就是在撒谎,眼睛向右看是在说实话之类的。 以上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在特定的情形下都可以发挥作用,但它们的局限性同样明显: 1.这些鉴谎手段非常容易出错。 有的人说谎就紧张得笑出声,有的人却会脸部紧绷;有的人说谎时会与你对视,有的人却眼神闪烁。——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存在能通过人类的表情来推测出有效信息。 Thomas Ormerod 则直接指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譬如在警察局接受审讯,或者面临多人质询时),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肢体语言,只是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通过微表情或者肢体行为来识别谎言的技巧虽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实太过绝对了。​ 2.这些鉴谎手段的上限非常非常低, 它们大多只能用于临时编造的蹩脚谎言,如果撒谎者在事前对谎言内容进行了精心推敲,我们很难从谎言本身发现破绽, 并且撒谎的人心理素质还必须比较差,如果是一个撒谎不眨眼的老油条,我们很难指望从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看出端倪。 那么,如果肢体语言和谎言本身都无法为我们提供有效信息,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无视撒谎者本身的城府,无视谎言,直接从根源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呢? 当然有。 这种方法被上海政法学院的范海鹰教授命名为“基线反应”,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称之为“基线反射”。 基线,即基本表情线,指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面部肌肉的基本位置和原始形态, 而基线反应,则是一个人习惯性的表情反应特点,它的产生与人的表达习惯以及因长期的同一表达习惯带来的特异肌肉生长方式有关。 似乎有点抽象?那我们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人在你的面前,他的名字叫 A, 现在,你让 A 回忆一下今天早上吃了什么, A 在进行回忆时都有自己的习惯,他在进行回忆时,喜欢一边抠头皮一边进行回忆, 假如经过你的多次观察,发现抠头皮完全是他下意识的动作,并不是他通过主观意识进行的行为,那你就可以认为“抠头皮”就是他在回忆过程中的基线反应,只要他进行回忆,那他必然伴随“抠头皮”这个下意识举动, 反过来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理论:无论你问了他什么问题,只有他在抠头皮后做出的回答,才是他真正经过回忆后给出的回答,如果他没有抠头皮,则说明他的回答并非是认真回忆后才给出的答案,而是通过虚构后建立的言论, 通过虚构而建立的言论,我们通常称为“谎言”。 当然,聪明的你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个理论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逻辑漏洞: 某种心理现象可能会导致某种特定行为的产生,但出现这种特定行为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一定具备某一心理现象。 还是以上文举的例子为例, 一个人在回忆时会下意识地抠头皮,但扣头皮一定意味着他在回忆吗? 有没有可能他在撒谎时正好头皮痒了,所以顺便抠了一下? 有没有可能他抠头皮的动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下意识抠一下? 人类在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会下意识地伴随一些特殊的生理活动,“抠头皮”作为众多生理活动中的一种,虽然足够明显,观察起来很方便,但显然,它并不是一项准确度足够高的指标。 根据姜振宇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信息中心建立起的数据库来看,“眼动”,是众多与大脑思维活动相伴随的生理活动中,相关性最高的—— 人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时,眼动方向会存在一个微妙的差异。 比如,人在进行“回忆”时和在“撒谎”时,眼动方向就存在显著差异, 在鉴谎时,我们可以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观察被鉴定人在回忆时的眼动方向,将该眼动方向作为他在“回忆”时的基线反应, 然后再询问你真正想问的问题,在记录内容的同时,密切观察他的眼动方向, 如果眼动方向和之前建立的基线反应一致,则说明他确实是经过仔细回忆后再作出回答, 如果眼动方向与基线反应不一致,则说明他此刻进行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回忆”,而是其他对信息的加工,比如编造谎言。 似乎有点抽象?我用我实际工作的情景举个例吧。 在对一个人进行司法鉴定前,除非是时间实在太紧,否则我很喜欢提前打听一条很有趣的信息:他今天早饭吃了些什么。 在得知答案后,我会在工作开始前接触被鉴定人,装作很随意地问他今天的早餐内容, 大多数人并不会知道这个问题背后的真实意图,只会当作普通的闲聊,所以也很少会引起警觉, 所以我总是能很顺利地得到相应的回复,当然,关键是我能观察到他在进行回忆时的眼动方向,我们再此假设是向右看吧, 我(微笑):你好,可能还需要请你稍等一会儿,我们需要一点准备工作。吃早餐了吗?吃了什么?被鉴定人(右眼上直肌、下斜肌、外直肌收缩,眼球右外旋):吃了,吃的油条和豆浆。 在正式开始后,我也并不会一开始就步步紧逼,而是先从一些无关紧要、并且我已经知道答案的小问题开始,逐渐建立起一个足够可靠的基线, 在基线建立后,再开始询问关键问题,并仔细观察将被鉴定人在思考时的眼动方向,将观察到的眼动方向与基线反应进行对比,以确定某些话的真实性。 我们之前建立的基线是:回忆=向右看(即右眼上直肌、下斜肌、外直肌协同作用,肌肉与视轴呈 51°角,眼球外旋) 如果他在回答问题时,眼动方向与我们建立起的极限反射差距过大,比如眼球左外旋,则很大程度地提示了撒谎的可能性。 真的非常很有意思。 文章的末尾,我想补充几条有趣的小知识,它们都是初学者经常会犯的错误, 如果你有志于微表情识别的练习,那这些知识对你而言会非常有价值: 1.不同人的基线反应差距大吗? 答: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的最初部分就指出“眼睛向左看就是在撒谎,眼睛向右看是在说实话”一类的言论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的原因, 每个人的面部肌肉发育情况、动眼神经状态、情感表达习惯都完全不同,所以不同人的眼动习惯也截然不同, 对于部分人而言,有些人回忆时喜欢向左上方瞟,有的人则是左下、右下, 而且即使是同一个方向,比如都是眼球往左上方旋转,那不同人眼球旋转的角度也大概率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可以被我们精准把控、加以利用的点,也是很容易犯错的点。 所以我们不能把上一个人的基线反射照搬到其他人身上,而是需要为每一个人量身建立一套基线反射。 2.所有眼动都是有效信息吗? 答:不是。 动眼神经的核团在中脑灰质腹侧,相较于大脑皮层而言,位于一个低位中枢。所以在眼动反射建立时,它有一瞬间是会脱离高位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直接以低位中枢为节点建立反射, 也只有这一瞬间,眼动方向才最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最真实的倾向,这个倾向可能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 整个过程大概 0.5 秒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当事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控制眼动方向,此时的眼动方向其实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所以我们最好在提出问题后的 0.5 秒内进行观察。 3.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具有法律意义吗? 答:当然不具备。 如你所见,国内外的法律工作者的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这种纯粹依靠鉴定人个人水平的技能一旦被法律认可,恐怕会多出远超我们想象的数量的悲剧。 这项技能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问话就知道一个人倾向于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说谎,在哪些方面愿意坦白从宽, 根据这种倾向性,我们可以轻易推测出一个人内心脆弱的部分在哪里,并加以利用, 比如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经常会遇到非常不配合的人,他们通常是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脸皮厚比城墙, 对于这类不配合我工作的人,我只能先让他破防、情绪崩溃,然后再温柔微笑着把他安抚好,细声细语地问他我想弄清楚的问题。 也得益于这项技能,把我的同事们弄得常年神经衰弱的工作对象,在我手里通常和孩子一样乖,有时甚至还会跟我撒娇。 4.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高吗?有多高? 答:国内微表情研究的两位领头人,范海鹰教授和姜振宇教授似乎得出了一个共识:足够熟练的专业人员,准确度可以达到 60%~70%。 我个人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只不过偶尔也会觉得比较困惑: 从系统练习这项技能的第 12 年开始,我微表情识别的成功率似乎是 100%。 查看知乎讨论

11月 23, 2024 - 05:51
 973
在生活中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说谎?
头图

很有趣的问题。

在鉴谎方面,走在国内研究一线的是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我很乐意将学术界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我个人的研究结果分享给你,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想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

假如让你对一个人进行鉴谎,你会怎么做?

你或许会仔细思考他说话的内容,看是否有明显的逻辑漏洞。毕竟仓促之间编造的谎言,不太可能会天衣无缝;

你或许会观察他在说话时的非语言信息,比如神态和小动作——众所周知,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说谎时,总是容易被他自己扭捏的姿态和难堪的表情出卖。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网上冲浪的人,你或许还会运用上一些广为流传但真假未知的伪科学知识,比如眼睛向左看就是在撒谎,眼睛向右看是在说实话之类的。

以上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在特定的情形下都可以发挥作用,但它们的局限性同样明显:

1.这些鉴谎手段非常容易出错。

有的人说谎就紧张得笑出声,有的人却会脸部紧绷;有的人说谎时会与你对视,有的人却眼神闪烁。——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存在能通过人类的表情来推测出有效信息。

Thomas Ormerod 则直接指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譬如在警察局接受审讯,或者面临多人质询时),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肢体语言,只是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通过微表情或者肢体行为来识别谎言的技巧虽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实太过绝对了。​

2.这些鉴谎手段的上限非常非常低

它们大多只能用于临时编造的蹩脚谎言,如果撒谎者在事前对谎言内容进行了精心推敲,我们很难从谎言本身发现破绽,

并且撒谎的人心理素质还必须比较差,如果是一个撒谎不眨眼的老油条,我们很难指望从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看出端倪。

那么,如果肢体语言和谎言本身都无法为我们提供有效信息,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无视撒谎者本身的城府,无视谎言,直接从根源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呢?

当然有。

这种方法被上海政法学院的范海鹰教授命名为“基线反应”,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称之为“基线反射”。

基线,即基本表情线,指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面部肌肉的基本位置和原始形态,

而基线反应,则是一个人习惯性的表情反应特点,它的产生与人的表达习惯以及因长期的同一表达习惯带来的特异肌肉生长方式有关。

似乎有点抽象?那我们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人在你的面前,他的名字叫 A,

现在,你让 A 回忆一下今天早上吃了什么,

A 在进行回忆时都有自己的习惯,他在进行回忆时,喜欢一边抠头皮一边进行回忆,

假如经过你的多次观察,发现抠头皮完全是他下意识的动作,并不是他通过主观意识进行的行为,那你就可以认为“抠头皮”就是他在回忆过程中的基线反应,只要他进行回忆,那他必然伴随“抠头皮”这个下意识举动,

反过来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理论:无论你问了他什么问题,只有他在抠头皮后做出的回答,才是他真正经过回忆后给出的回答,如果他没有抠头皮,则说明他的回答并非是认真回忆后才给出的答案,而是通过虚构后建立的言论,

通过虚构而建立的言论,我们通常称为“谎言”。

当然,聪明的你或许已经发现了,这个理论存在一个很致命的逻辑漏洞:

某种心理现象可能会导致某种特定行为的产生,但出现这种特定行为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一定具备某一心理现象。

还是以上文举的例子为例,

一个人在回忆时会下意识地抠头皮,但扣头皮一定意味着他在回忆吗?

有没有可能他在撒谎时正好头皮痒了,所以顺便抠了一下?

有没有可能他抠头皮的动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下意识抠一下?

人类在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会下意识地伴随一些特殊的生理活动,“抠头皮”作为众多生理活动中的一种,虽然足够明显,观察起来很方便,但显然,它并不是一项准确度足够高的指标。

根据姜振宇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信息中心建立起的数据库来看,“眼动”,是众多与大脑思维活动相伴随的生理活动中,相关性最高的——

人在进行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时,眼动方向会存在一个微妙的差异。

比如,人在进行“回忆”时和在“撒谎”时,眼动方向就存在显著差异,

在鉴谎时,我们可以先问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观察被鉴定人在回忆时的眼动方向,将该眼动方向作为他在“回忆”时的基线反应,

然后再询问你真正想问的问题,在记录内容的同时,密切观察他的眼动方向,

如果眼动方向和之前建立的基线反应一致,则说明他确实是经过仔细回忆后再作出回答,

如果眼动方向与基线反应不一致,则说明他此刻进行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回忆”,而是其他对信息的加工,比如编造谎言。

似乎有点抽象?我用我实际工作的情景举个例吧。

在对一个人进行司法鉴定前,除非是时间实在太紧,否则我很喜欢提前打听一条很有趣的信息:他今天早饭吃了些什么。

在得知答案后,我会在工作开始前接触被鉴定人,装作很随意地问他今天的早餐内容,

大多数人并不会知道这个问题背后的真实意图,只会当作普通的闲聊,所以也很少会引起警觉,

所以我总是能很顺利地得到相应的回复,当然,关键是我能观察到他在进行回忆时的眼动方向,我们再此假设是向右看吧,

我(微笑):你好,可能还需要请你稍等一会儿,我们需要一点准备工作。吃早餐了吗?吃了什么?
被鉴定人(右眼上直肌、下斜肌、外直肌收缩,眼球右外旋):吃了,吃的油条和豆浆。

在正式开始后,我也并不会一开始就步步紧逼,而是先从一些无关紧要、并且我已经知道答案的小问题开始,逐渐建立起一个足够可靠的基线,

在基线建立后,再开始询问关键问题,并仔细观察将被鉴定人在思考时的眼动方向,将观察到的眼动方向与基线反应进行对比,以确定某些话的真实性。

我们之前建立的基线是:回忆=向右看(即右眼上直肌、下斜肌、外直肌协同作用,肌肉与视轴呈 51°角,眼球外旋)

如果他在回答问题时,眼动方向与我们建立起的极限反射差距过大,比如眼球左外旋,则很大程度地提示了撒谎的可能性。

真的非常很有意思。


文章的末尾,我想补充几条有趣的小知识,它们都是初学者经常会犯的错误,

如果你有志于微表情识别的练习,那这些知识对你而言会非常有价值:

1.不同人的基线反应差距大吗?

答: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的最初部分就指出“眼睛向左看就是在撒谎,眼睛向右看是在说实话”一类的言论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的原因,

每个人的面部肌肉发育情况、动眼神经状态、情感表达习惯都完全不同,所以不同人的眼动习惯也截然不同,

对于部分人而言,有些人回忆时喜欢向左上方瞟,有的人则是左下、右下,

而且即使是同一个方向,比如都是眼球往左上方旋转,那不同人眼球旋转的角度也大概率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可以被我们精准把控、加以利用的点,也是很容易犯错的点。

所以我们不能把上一个人的基线反射照搬到其他人身上,而是需要为每一个人量身建立一套基线反射。

2.所有眼动都是有效信息吗?

答:不是

动眼神经的核团在中脑灰质腹侧,相较于大脑皮层而言,位于一个低位中枢。所以在眼动反射建立时,它有一瞬间是会脱离高位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直接以低位中枢为节点建立反射,

也只有这一瞬间,眼动方向才最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最真实的倾向,这个倾向可能连他本人都意识不到。

整个过程大概 0.5 秒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当事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控制眼动方向,此时的眼动方向其实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所以我们最好在提出问题后的 0.5 秒内进行观察。

3.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具有法律意义吗?

答:当然不具备

如你所见,国内外的法律工作者的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这种纯粹依靠鉴定人个人水平的技能一旦被法律认可,恐怕会多出远超我们想象的数量的悲剧。

这项技能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问话就知道一个人倾向于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说谎,在哪些方面愿意坦白从宽,

根据这种倾向性,我们可以轻易推测出一个人内心脆弱的部分在哪里,并加以利用,

比如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我经常会遇到非常不配合的人,他们通常是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脸皮厚比城墙,

对于这类不配合我工作的人,我只能先让他破防、情绪崩溃,然后再温柔微笑着把他安抚好,细声细语地问他我想弄清楚的问题。

也得益于这项技能,把我的同事们弄得常年神经衰弱的工作对象,在我手里通常和孩子一样乖,有时甚至还会跟我撒娇。

4.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高吗?有多高?

答:国内微表情研究的两位领头人,范海鹰教授和姜振宇教授似乎得出了一个共识:足够熟练的专业人员,准确度可以达到 60%~70%。

我个人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只不过偶尔也会觉得比较困惑:

从系统练习这项技能的第 12 年开始,我微表情识别的成功率似乎是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