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碳”智治 拓宽绿色发展新路径

  探索能源低碳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以碳账户体系改革为基,持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的同时,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注入新动能。  积分惠民 畅享绿色低碳生活  在如今的衢州,“碳账户”“碳积分”被越来越多人津津乐道。不久前,在衢州市“两新”促消费活动中,3000碳积分最高可以抵5000元,居民可以用于购房、购车、购买家电等,在日常生活中,碳积分还能用来兑换景区门票、共享电动车和单车骑行优惠券。  碳积分带来了看得见的福利,但碳账户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明确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作为,主动发力,全程支撑市碳账户体系系统研发和建设工作,助力衢州率先构建碳账户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各界参与的“双碳”实践新路径。  “碳账户是一款数据治理工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对各类社会主体碳行为进行智能监测、动态核算和科学评价,为政府精准治碳、企业节能降碳和个人绿色低碳生活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采集企业冷、热、电、煤、气等全品类能源数据,及时、准确反映该经营主体碳排放情况和节能减排效果。”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技术部副主任周凯介绍,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联合当地金融管理等部门,共同建设大数据中心。截至目前,衢州市共建立个人碳账户218万户,覆盖常住人口比率达95%,依法采集入库数据7600余万条,累计减少个人碳排放5.92万吨。  衢州市应用个人碳账户实施绿色低碳生活共同行动,将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减碳量核算成个人碳积分,用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低碳生活场景,实现个人碳减排良性循环,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个人碳保险产品22款,减少个人碳排放6.09万吨;“一分钱乘公交”“一分钱骑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活动覆盖150余万人次。  节能降本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个人碳账户建设在实践中释放出强大的引领效应,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推动企业向节能减碳转型升级方面,碳账户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  位于衢州市智造新城的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是碳账户最早的一批受益者。这家台资企业历来重视节能减排,在衢州市碳账户改革探索背景下,明旺乳业于2022年7月实现标志性碳账户应用场景建设验收通过,截至目前,累计减碳总量达11801.44吨。明旺乳业工务课长温华介绍,借助碳账户,企业对生产各环节碳排放进行精密检测,摸清了“耗能家底”。比如通过电动叉车错峰充电、产线结构优化调整,年节省用能费用12.3万元;通过生产模式调整,将高能耗产线设备生产时间调整在白天,即光伏发电时段,提高光伏消纳率,厂区整体能效提高10%以上;投入20万元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约63万元用能费用。  依托“节能+绿能+储能+循环+碳资产”的EMC模式,明旺乳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碳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厂区用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该企业“低碳节能及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成为该届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企业。  由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参与开发的碳足迹在线核算系统,为首批100家出口型试点企业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报告,帮助上下游企业打通数据壁垒、构建低碳供应链,2023年华友衢州园区完成了26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超20%。在“亩均论英雄”“政策资金补助”等各项政策中增加“碳评价结果应用”,倒逼高耗低效企业和高耗能工艺出清落后产能,精准推进“腾笼换鸟”。“我们还基于碳账户对标行业(产品)先进值、平均值等标准,帮助企业精准找到节能降碳空间,并提供‘节能帮’‘绿能帮’等节能降碳工具,为企业找到额外的减碳降本增效路径。”周凯介绍。  目前,衢州已建立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7大领域的碳账户239.6万个,形成政府治碳、企业减碳、个人低碳的全方位、多层次应用体系。在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关键机遇期,衢州正坚定不移地深化碳账户体系改革,全力打造“衢州碳链”模式,建设全国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周凯介绍,当下,碳账户体系仍在进一步迭代升级,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快碳账户体系迭代提升,推进碳账户从“企业级”向“产线级、设备级”升级,加快向“碳账户2.0”稳步迈进。  未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基于碳账户深化应用,谋划开展工业领域的微电网节能增效示范项目以及开展虚拟电厂、低能效设备更新升级等新型节能降碳项目,持续擦亮衢州碳账户“金名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专家之声  推进“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与创新探索。当前,各地纷纷致力于低碳转型,但在构建科学高效的碳治理体系、平衡经济发展与碳减排责任,以及激发社会广泛参与低碳实践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制度框架,形成政府有效引导、市场有效激励、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方协作机制,从而确保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推进。  衢州市碳账户体系改革的实践,为地方“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具有创新价值的经验。其亮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碳排放监测和动态核算,依托市场化手段释放减排潜能。通过覆盖工业、农业、能源等七大领域的碳账户体系,将个人碳积分融入绿色消费场景,同时推动企业借助碳账户实施节能降本、产业升级,构建了政策驱动、技术支持与市场运作协同发力的创新路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衢州的经验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社会参与的良性结合。  浙江省国资国企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高燕

十二月 31, 2024 - 11:41
 5448
以“双碳”智治 拓宽绿色发展新路径

  探索能源低碳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以碳账户体系改革为基,持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路径,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的同时,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注入新动能。

  积分惠民 畅享绿色低碳生活

  在如今的衢州,“碳账户”“碳积分”被越来越多人津津乐道。不久前,在衢州市“两新”促消费活动中,3000碳积分最高可以抵5000元,居民可以用于购房、购车、购买家电等,在日常生活中,碳积分还能用来兑换景区门票、共享电动车和单车骑行优惠券。

  碳积分带来了看得见的福利,但碳账户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明确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作为,主动发力,全程支撑市碳账户体系系统研发和建设工作,助力衢州率先构建碳账户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各界参与的“双碳”实践新路径。

  “碳账户是一款数据治理工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对各类社会主体碳行为进行智能监测、动态核算和科学评价,为政府精准治碳、企业节能降碳和个人绿色低碳生活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采集企业冷、热、电、煤、气等全品类能源数据,及时、准确反映该经营主体碳排放情况和节能减排效果。”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技术部副主任周凯介绍,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联合当地金融管理等部门,共同建设大数据中心。截至目前,衢州市共建立个人碳账户218万户,覆盖常住人口比率达95%,依法采集入库数据7600余万条,累计减少个人碳排放5.92万吨。

  衢州市应用个人碳账户实施绿色低碳生活共同行动,将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减碳量核算成个人碳积分,用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低碳生活场景,实现个人碳减排良性循环,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个人碳保险产品22款,减少个人碳排放6.09万吨;“一分钱乘公交”“一分钱骑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活动覆盖150余万人次。

  节能降本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个人碳账户建设在实践中释放出强大的引领效应,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推动企业向节能减碳转型升级方面,碳账户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

  位于衢州市智造新城的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是碳账户最早的一批受益者。这家台资企业历来重视节能减排,在衢州市碳账户改革探索背景下,明旺乳业于2022年7月实现标志性碳账户应用场景建设验收通过,截至目前,累计减碳总量达11801.44吨。明旺乳业工务课长温华介绍,借助碳账户,企业对生产各环节碳排放进行精密检测,摸清了“耗能家底”。比如通过电动叉车错峰充电、产线结构优化调整,年节省用能费用12.3万元;通过生产模式调整,将高能耗产线设备生产时间调整在白天,即光伏发电时段,提高光伏消纳率,厂区整体能效提高10%以上;投入20万元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约63万元用能费用。

  依托“节能+绿能+储能+循环+碳资产”的EMC模式,明旺乳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碳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全厂区用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该企业“低碳节能及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成为该届唯一获此殊荣的食品企业。

  由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参与开发的碳足迹在线核算系统,为首批100家出口型试点企业提供碳足迹在线核算报告,帮助上下游企业打通数据壁垒、构建低碳供应链,2023年华友衢州园区完成了26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下降超20%。在“亩均论英雄”“政策资金补助”等各项政策中增加“碳评价结果应用”,倒逼高耗低效企业和高耗能工艺出清落后产能,精准推进“腾笼换鸟”。“我们还基于碳账户对标行业(产品)先进值、平均值等标准,帮助企业精准找到节能降碳空间,并提供‘节能帮’‘绿能帮’等节能降碳工具,为企业找到额外的减碳降本增效路径。”周凯介绍。

  目前,衢州已建立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林业碳汇7大领域的碳账户239.6万个,形成政府治碳、企业减碳、个人低碳的全方位、多层次应用体系。在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关键机遇期,衢州正坚定不移地深化碳账户体系改革,全力打造“衢州碳链”模式,建设全国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周凯介绍,当下,碳账户体系仍在进一步迭代升级,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加快碳账户体系迭代提升,推进碳账户从“企业级”向“产线级、设备级”升级,加快向“碳账户2.0”稳步迈进。

  未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基于碳账户深化应用,谋划开展工业领域的微电网节能增效示范项目以及开展虚拟电厂、低能效设备更新升级等新型节能降碳项目,持续擦亮衢州碳账户“金名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专家之声

  推进“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与创新探索。当前,各地纷纷致力于低碳转型,但在构建科学高效的碳治理体系、平衡经济发展与碳减排责任,以及激发社会广泛参与低碳实践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系统性、科学性的制度框架,形成政府有效引导、市场有效激励、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方协作机制,从而确保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推进。

  衢州市碳账户体系改革的实践,为地方“双碳”目标的落地提供了具有创新价值的经验。其亮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碳排放监测和动态核算,依托市场化手段释放减排潜能。通过覆盖工业、农业、能源等七大领域的碳账户体系,将个人碳积分融入绿色消费场景,同时推动企业借助碳账户实施节能降本、产业升级,构建了政策驱动、技术支持与市场运作协同发力的创新路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衢州的经验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社会参与的良性结合。

  浙江省国资国企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高燕